法律知識網上題庫的相關題目
法律知識,可以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建設的發(fā)展,并且能夠對外弘揚我國民族文化,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希望對你有用!
法律知識考試試卷判斷題
1.我國侵權責任法確立的一般規(guī)則原則是無過錯原則。(×)
2.根據我國《民法通則》關于監(jiān)護人補充責任的相關規(guī)定,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不論監(jiān)護人是其親友還是單位,都由監(jiān)護人適當賠償。(×)
3.學生在校外遭受損害是由校外第三人的過錯行為直接導致的,但學校也具有一定的過錯,在這種情形下,應當先由學校承擔責任,第三人僅在其過錯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4.在共同侵權責任中,共同行為人必須存在共同的主觀過錯,且其侵權行為所導致的損害結果必須具有同一性。(√)
5.根據現行法律規(guī)定,共同侵權人應當承擔按份責任。(×)
6.在混合過失責任中,必須要求加害人和受害人均實施了違法行為且均存在過失。(√)
7.根據《中小學德育工作規(guī)程》的相關規(guī)定,中小學校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給予批評教育或者紀律處分的,可以將處分情況通知學生家長,也可以不通知,由學校視具體情況而定。(×)
8.根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要發(fā)生人身損害的,直接推定教育機構承擔法律責任,除非其能證明自己已經盡到教育、管理的職責。(√)
9.補償的前提是行為人的行為具有違法性,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應承擔民事責任。(×)
10.依據《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guī)定,未成年人享有名譽權,但是由于未成年人未滿18周歲,不具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故其在名譽權受損時無權得到精神損害賠償。(×)
11.學生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在征得學校同意的情況下,有權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
1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只要是因執(zhí)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均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13.學生對教育機構提起行政訴訟,依據我國現行的國家賠償法,教育機構的行政侵權行為只賠直接損失,不賠精神損失。(√)
14. 學生的高考準考證是由教育考試機構頒發(fā),應屬于考生,實踐出現的學校經手保管或者持有學生準考證的情形屬學校行使公權力的行為,不是民事行為。(×)
15.學校等教育機構對學生做出的開除學籍、記過等處分是行政處罰而非學校內部行政行為。(×)
16.我國現行高中教育階段的獎勵或者處分規(guī)則主要是由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的行政規(guī)章加以規(guī)定。(×)
17.由于高校僅作為教育機構,不具有行政主體地位,所以針對高校均只能提起民事訴訟,不得提起行政訴訟。(×)
18.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行政訴訟的前提是行政主體作出的是具體行政行為。(√)
19.學校對學生作出開除學籍處分決定之前,應當聽取學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陳述和申辯。(√)
20. 行政行為的撤銷針對的只能是違法的行政行為,合法的行為不得撤銷。(×)
21.行政行為一經撤銷,其效力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無效。(√)
22.行政相對人的范圍只能包括社會組織、我國公民以及在我國境內從事活動的外國組織和外國公民,國家組織只能作為行政主體,不得成為行政相對人。(×)
23. 只有教育行政部門有權對學校進行行政處理。(×)
24.根據《行政處罰法》相關規(guī)定,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可以撤銷。(×)
25.根據《行政處罰法》相關規(guī)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即使當事人未主動詢問,行政機關也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權利。(√)
26.只要行為人確實損害了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且與經營者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就構成不正當競爭。(×)
27.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guī)定,不正當競爭行為適用的主體僅限于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不以營利為目的,故不在此列。(√)
28.學生對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產生異議,要求學校退還學生所交費用并賠償相應損失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而非行政糾紛。(√)
29.在校園傷害案件中,我國法律歷來主張采用過錯原則,《侵權責任法》也沿襲了這一原則,對此類案件一律適用過錯原則。(×)
30.學校僅對發(fā)生在校園范圍內的學生傷害事故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對學生在校外場所發(fā)生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不承擔責任。(×)
31.根據《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相關規(guī)定,教師體罰學生屬教師個人行為,學校不應當對此承擔責任。(×)
32.根據我國現行法律以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附帶民事訴訟的精神損失不能得到賠償,賠償范圍僅限于因被告人的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
33.學生在學校為其選擇的實習單位發(fā)生傷害事故,不管學校是否事先對實習單位履行了相關的審查職責,該傷害事故均只由實習單位承擔責任,學校不承擔責任。(×)
34.我國《民法通則》將監(jiān)護人分為兩類:一是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二是精神病人的監(jiān)護人。(√)
35.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相關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jiān)護人盡到監(jiān)護責任的,可以免除其侵權責任。(×)
36. 在由校外第三人的過錯行為造成的損害中,若校外第三人的過錯行為是損害事實發(fā)生的唯一原因,即損害僅僅由校外第三人的過錯造成,學校對此沒有過錯,則學校會免責,責任最終由校外第三人承擔。(√)
37.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guī)定,兩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對于共同危險行為,能確定具體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不能確定的則由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38. 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guī)定,連帶責任人應當按照平均承擔賠償責任原則承擔連帶責任。(×)
39.學校在處分學生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處分的同時,做好教育、疏導工作。從根本上講,對學生的處分也是一種教育手段。(√)
40.在混合責任中,不管加害人和受害人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只要其實施了違法行為,就應當承擔混合責任。(×)
41. 在過錯責任場合,如果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fā)生存在故意,此時應減輕或免除加害人的賠償責任,但是只有在損害是完全由于受害人的故意造成,即受害人的故意行為是造成損害結果發(fā)生的唯一原因時,加害人才能免責。(√)
42.根據《中小學德育工作規(guī)程》的相關規(guī)定,中小學校對于違反紀律的學生給予批評教育或者紀律處分時,應當將處分情況告知學生本人,而對于學生家長,學校可以直接告知,也可由學生本人轉告。(×)
43. 在處理學生傷害事故時,學校違法行為與學生人身損害事實之間是否具有因果關系,是判斷學校是否應當承擔責任以及責任范圍的關鍵,且確定學校是否存在過錯的前提條件是學校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44.民事補償是在不存在過錯的情形下基于自愿的原則對受害人的損失作出的彌補性措施。(√)
45.地方法院在判決中不適宜適用本行政區(qū)域外的其他地方性法規(guī)。(√)
46.退學是學校因學生學業(yè)成績不合格而責令學生退學,屬于行政處罰。(×)
47.對于開除學籍的處分,學生可以直接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而無需先進行校內申訴的程序。(√)
48.學校若與學生之間存在諸如拖欠學費等的民事合同糾紛,學校有權以此為由扣留學生的高考準考證,直至學生將學費還清。(×)
49. 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內的具體行政行為是一種外部性的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力,對特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作出的有關其權利義務的行為。(√)
50.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璜,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璜,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法律知識考試試卷選擇題
1. 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對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行為承擔責任的歸責原則是(B)
A、 過錯原則 B、 無過錯原則 C、 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 公平原則
2.根據《侵權責任法》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應當適用的歸責原則是(C)
A、 過錯原則 B、 無過錯原則 C、 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 公平原則
3.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蚱渌逃龣C構應當適用的歸責原則是(A)
A、 過錯原則 B、 無過錯原則 C、 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 公平原則
4.過錯相抵是下列哪種責任的承擔形式?(B)
A、 共同侵權責任 B、 混合過錯責任 C、 校外第三人責任 √、 監(jiān)護人責任
5.下列哪項權利既屬于權利又屬于義務?(C)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言論自由權 C、教育權 √、人身權
6.下列哪個選項屬于受教育權所包含的學習機會權?(A)
A、教育選擇權 B、教育條件建設請求權 C、教育條件利用權 √、獲得教育資助權
7.下列哪一選項不屬于受教育者所享有的權利?(A)
A、中小學校對嚴重違反學校紀律的學生根據其所犯錯誤的程度給予批評教育或者紀律處分
B、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種活動,使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圖書資料
C、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獲得獎學金、貸學金、助學金
D、在學業(yè)成績和品行上獲得公正評價,完成規(guī)定的學業(yè)后獲得相應的學業(yè)證書、學位證書
8.高校開除學籍的處分決定書應當報學校所在地哪一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D)
A、鄉(xiāng)(鎮(zhèn))級 B、縣級C、市級 D、省級
9.高等學校的紀律處分不包括以下哪種形式?(B)
A、嚴重警告 B、勒令退學 C、開除學籍 D、留校察看
10.根據現行法律有關規(guī)定和司法實踐,下列哪一項不屬于高校行使公權力的行為?(C)
A、招生 B、頒布畢業(yè)證書、學位證書 C、聘任教師及其他職工,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D、作出導致學生喪失學籍等對受教育權有重大影響的行為
11.學生受到處分向學校提出申訴,學校應當在接到申訴之日起(C)個工作日內做出復查決定?
A、5 B、10 C、15 D、30
12. 根據《食品衛(wèi)生法》相關規(guī)定,哪一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在管轄范圍內行使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職責。(B)
A、鄉(xiāng)(鎮(zhèn))級 B、縣級 C、市級 √、省級
13.依據《行政處罰法》第3條的規(guī)定,下列哪種情形下,行政處罰無效?(A)
A、沒有法定依據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 B、適用依據錯誤的
C、超越或者濫用職權的 D、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不當的
14.在不正當競爭中,侵權責任的承擔適用(A)歸責原則。
A、 過錯原則 B、 無過錯原則 C、 過錯推定責任原則 D、 公平原則
15.虛假宣傳行為屬于下列哪種行為?(C)
A、侵權行為 B、不當得利行為 C、不正當競爭行為 D、違約行為
16.下列哪一選項不屬于虛假宣傳應當承擔的責任?(D)
A、刑事責任 B、民事責任 C、行政責任 D、違憲責任
17.下列哪種情形不屬于常規(guī)教育教學活動時間的范圍?(D)
A、課間休息 B、學校安排的自由活動 C、課外活動期間D、學生上學、放學期間
18.根據《侵權責任法》等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下列哪一情形不適用用人單位責任?(B)
A、國家機關責任 B、勞務派遣責任C、雇主責任 D、法人責任
19.下列哪一選項不屬于因為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因素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C)
A、地震、雷擊、臺風、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的
B、學生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態(tài),學校不知道或者難于知道的
C、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fā)生的
D、學生自殺、自傷的
20.根據《高等教育法》的相關規(guī)定,對學生進行學籍管理并實施獎勵或者處分是高等學校(C)的職權之一。
A、教務處 B、學生工作處 C、校長D、人事處
>>>下一頁更多精彩“法律知識考試試卷題目”
法律知識網上題庫的相關題目





上一篇:青少年法律基礎知識的考試題目
下一篇:學生法律知識競賽的考試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