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天堂亚洲内射精品课堂_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不卡_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小草_亚洲极限拳头交异物交极端_中文亚洲无线码49vv

學習啦>學習方法>通用學習方法>復習方法>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

時間: 威敏1027 分享

  二年級下冊數學復習內容有哪些呢?你都知道嗎?下面學習啦小編收集了一些關于蘇教版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第一單元)

  1、有余數除法以的意義:在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有剩余,這樣的除法是有余數的除法。

  2、余數與除數的關系:在有余數的除法中,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3、除法列豎式計算方法:

  (1)先寫 “廠”表示除號。

  (2)在除號里寫被除數。

  (3)除號外面左側寫除數。

  (4)把商寫在除號的外面,被除數上面,并和被除數個位對齊。

  (5)把除數和商的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注意:相同數位要對齊)。

  (6)用被除數減去商和除數的乘積得結果寫在橫線下面,與個位對齊。

  4、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先想想被除數里面最多有幾個除數,再利用乘法口訣試商。

  5、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余數=被除數﹣商×除數

  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第二單元)

  1、認識鐘面:(1)鐘面上最短最粗的針是時針,較短較粗的是分針,最細最長的是秒針。

  (2)鐘面上有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鐘面上共有60個小格。

  (3)時針走1大格是1小時。時針走1大格分針走1圈,也就是60小格,1時=60分。

  (4)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

  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

  分針走1小格秒針走1圈,1分=60秒

  2、認識整時方法: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時針、分針、秒針全部重合的時間是12時,

  時針和分針成一條直線的時間是6時,

  時針和分針成直角的時間是3時和9時。

  3、認識幾時幾分方法:時針指在兩個數之間,算小數,時針指在12和1之間,算12時,分針指著幾,表示幾個5分鐘。

  4、記錄時間有兩種方法:

  (1)文字法:如:5時50分;

  (2)用電子表法記錄時刻時,幾時就寫幾,再寫“:”,后面寫分時要占兩位,分針不夠整十的,十位要用0占位。如:8時零5分寫作8:05

  5、認識大約幾時方法:時針接近幾就是幾時。此時,分針一般指在數字12左右。

  6、計算兩段時間之間的時間方法:用結束的時間減去開始的時間。整時減整時,分鐘減分鐘,分鐘不夠減向整時借1時在分鐘上加 60分鐘再減。整時借出的1時要記得減去。

  7、比較時間:單位不同時要化成相同的時間單位再進行比較。在進行比賽(或做事)時:同樣的距離(或同樣的事情)所用的時間越多說明速度越慢(或效率越低);所用的時間越少說明速度越快(或效率越高)。

  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第三單元)

  1、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1)早上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依據一個確定的方向找其他三個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東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東;面東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東,左南右北。

  2、地圖上的方向: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3、繪制簡單示意圖的方法:先選好觀察點,把選好的觀察點畫在平面圖的中心位置,再確定好各物體相對于觀察點的方向,在紙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用“↑”標出方向。

  4、看簡單路線圖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

  (1)看路線圖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

  (2)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則來確定目標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

  (3)根據目標的方向和路程確定所要行走的路線。(一般以“在”字后面物體的位置為中心,以“的”字前面物體的位置為中心)

  5、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6、指南針:

  紅色指針指針北面,白色指針指著南面。

  樹的年輪:較疏的向著南面,較密的向著北面。

  樹葉:較疏的向著北面,較密的向著南面

  晴朗的夜間:朝著北極星的方向是北面。

  影子的方向:和太陽所在的方向相反。

  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第四單元)

  1、數位順序:

  (1)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萬位。

  (2)相鄰兩個數位之間是十進率:10個一是10,10個十是100,10個百是1000,10個千是10000。

  (3)最小的三位數是100,最大的三位數是999;最小的四位數是1000,最大的四位數是9999。

  2、萬以內數的讀寫:

  (1)寫數時從最高位寫起,按照數位順序,哪一位上的數字是幾,就在哪一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占位。寫數用阿拉伯數字1,2,3,……

  (2)萬以內數的讀法: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上是幾就讀幾百,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從高位讀到低位,中間有一個或連續(xù)兩個0,都只讀一個“零”,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讀數時用語文漢字:一、二、三……,十,百,千,萬

  3、認識算盤上的數:在算盤上記數時,要撥珠靠梁,一個下珠表示1,一個上珠表示5。

  4、比較數的大小:

  (1)數位不同的:數位多的數就大,數位少的數就小。

  (2)數位相同的: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那么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直到比較出大小為止。

  5、萬以內數的近似數:一個數接近幾百或幾千就近似于幾百或幾千。約等號“≈”,讀作約等于。

  (1)一般接近幾百看十位:如果十位上的數小于5,就直接寫百位上的數,如果十位上的數大于5,就要把百位上的數字再加1。

  (2)一般接近幾千看百位:如果百位上的數小于5,就直接寫千位上的數,如果百位上的數大于5,就要把千位上的數字再加1。

  6、用幾個數字組數:可以把數字依據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組合排列。要組成最大的數,就把數字按照由大到小排列;要組成最小的數,就把數字按照由小到大排列。如果有0,0不能排在最高位。

  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第五單元)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米(m)、分米(d m)、厘米(c m)、毫米(mm)。

  2、長度單位的進率: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3、長度單位換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4、長度單位的加、減或比較:兩個不同的長度單位的數量進行加、減或比較大小時,必須先化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

  5、物體實際測量方法:

  (1)依據物體的大小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一般比較長的物體用米做單位,如教室、操場、旗桿、大樹……

  比較短的物體依據實際情況和顯示的數字確定合適的長度單位,如:大拇指到食指之間的距離大約1分米,我們的手指甲長約1厘米,教室門高約2米,數學書長約20厘米,書桌高約7分米……

  (2)在進行物體測量時,先要把直尺或米尺的零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物體的另一端對準直尺或米尺上的什么數字,長度就是這個數字。如果是一把斷尺測量物體,同樣要將斷尺左邊與物體一端對齊,再看物體的另一端對準斷尺什么數字,然后用另一端的數字減去左邊的數字,就是物體的實際長度。

  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第六單元)

  1、口算兩位數的加法:

  (1)個位上的數加個位上的數,整十數加整十數,再把兩個結果加起來;

  (2)一個兩位數加另一個兩位數的整十數,再用它們的結果加上剩下的一位數。

  2、口算兩位數的減法:

  (1)整十數與整十數相減,個位數與個位數相減,再把兩次所得的差相加;

  (2)把減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用被減數先減整十數,再減一位數;(3)把減數湊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數,用它們的差再加上多湊的數或減 去少湊的數。

  3、兩位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計算時,一定要看清運算符號。

  4、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筆算方法:

  (1)計算時先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

  (2)加法驗算方法:把兩個加數的位置調換后再加一遍,兩次得到的結果相等就說明計算結果正確,不相等,則說明計算結果不正確,需要重新計算。

  5、三位數減兩三位數筆算方法:

  (1)先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

  (2)當個位不夠減需要退位時,如果十位上是0,無1可退,就要從百位上退1當成10個十先傳遞到十位,再從十位退1到個位,當成10個一再計算。

  (3)減法驗算方法:差+減數=被減數(最常用的);被減數﹣差=減數

蘇教版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

二年級下冊數學復習內容有哪些呢?你都知道嗎?下面學習啦小編收集了一些關于蘇教版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二年級數學復習資料(第一單元) 1、有余數除法以的意義:在平均分一些物體時,有時有剩余,這樣的除法是有余數的除法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83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