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炎傳播途徑是什么
脊髓灰質炎傳播途徑是什么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急性傳染病。那么,脊髓灰質炎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脊髓灰質炎的傳播途徑,歡迎大家閱讀。
脊髓灰質炎傳播途徑
脊灰病毒由口進入胃腸道,潛伏期為3—35天,一般7—14天。腸道傳播是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脊髓灰質炎基本信息
(簡稱脊灰,俗稱為小兒麻痹)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影響年幼的兒童。病毒通過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傳播,經口腔進入體內并在腸道內繁殖。90%以上受感染的人沒有癥狀,但他們排泄的糞便帶有病毒,因此傳染給他人。少數感染者出現發(fā)熱、疲乏、頭痛、嘔吐、頸部僵硬以及四肢疼痛等癥狀。僅有極少數感染者,由于病毒侵襲神經系統導致不可逆轉的癱瘓。在癱瘓病例中,5%—10%的患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感染脊灰病毒后有下列幾種表現
無癥狀性感染:表現有輕度疲倦或無任何癥狀,這占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后的大多數。
頓挫型:病人只有輕度發(fā)熱、疲倦、嗜睡或伴以頭痛、惡心、嘔吐、便秘、咽痛等一般癥狀。
無菌性腦膜炎(非癱瘓型):開始的癥狀與頓挫型相似,繼之或痊愈數日,或好轉數日或相繼出現背痛,頸部強直等腦膜刺激癥狀。
癱瘓型脊髓灰質炎:感染后僅1%或更少的感染者發(fā)展為癱瘓型脊髓灰質炎。主要是由于下運動神經元受損害而出現肌肉松弛性癱瘓,表現可單側或雙側,下肢或上肢肌肉無力,癱瘓,肢體溫度低于正常。肌肉癱瘓在開始幾天內發(fā)展很快,繼之停留在這一水平,恢復較慢,需要6個月或更長時間,相當多數留下跛行的后遺癥。
脊髓灰質炎的預防
1、對于已發(fā)病的病人,從發(fā)病日起隔離不少于40天。同時,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及被污染用具要及時消毒。
2、服用脊髓灰質炎疫苗?,F在我國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減毒的脊髓灰質炎病毒制成的),出生2個月后開始服用,連服3次,每次間隔不少于28天,1歲以內服完,4歲時再服用1次。(迄今為止,我國兒童服用的都是“糖丸”疫苗,而國際通用劑型是液體疫苗);
猜你感興趣:
1.傳播的英文短語
2.灰質的名詞解釋
3.傳染病調研報告
5.傳染病防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