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反思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時間:
陳克鑫1由 分享
論文關鍵詞:公共英語 課堂 教學 反思
論文摘要:在大學教育中,公共英語課是每個專業(yè)的學生的必修課程。不同的院校采用的上課方式都不相同,效果也各有不同。本文就大學公共英語課堂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反思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走向和發(fā)展趨勢,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認可。
早在2005年的3月,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雅芳專門就曾經(jīng)向政協(xié)提交了一份《改革大學英語教學體制是在必行》的發(fā)言報告。李委員認為,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公共英語所占的比例太大,公共英語與專業(yè)基礎課不能很好的銜接。她建議取消公共英語課程。這引起了,各個高校領導和一線教師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名有著多年一線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我將從下面幾個方面分析一下現(xiàn)在的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
一、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
公共英語課,是每個大學必開的科目。學生在進入高校后,雖然所報的專業(yè)和院校都不盡相同,但是都要上公共英語課。英語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不容小視,隨著全球交流溝通速度的加快,中國的高校讓每個學生學習英語,一遍能夠了解世界范圍內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每個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從事不同的行業(yè)也都會遇到很多與英語相關的問題。因此,公共英語課的設置非常必要?,F(xiàn)在很多大學使用的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大學英語綜合教程》。我所在的院校,也在使用這套教材。公共英語課程在外語教學理論的指導下,試圖讓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特別是聽說能力,使學生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二、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以我所任教的學院為例,我們學院英語師資力量比較均衡,除了畢業(yè)實習學期之外的每個學期,都設有公共英語科目。不同的年級上課形式也略有不同,有的年級在階梯教室或合班教室上課,有的年級是班級單獨授課。但不論是合班上課,還是小班上課,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都不高,上課之前不預習的情況非常普遍。隨著我國英語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為了使學生能夠適應迅速更新的英語知識,《新編大學英語綜合教程》這套教材中錄入了大量的日常用語和專業(yè)性詞匯。公共英語課是基礎課,即使是按照專業(yè)課的課程來設置的話,單一地依靠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詞匯和短語也是不現(xiàn)實的事情。因此如何讓學生自主地預習和課后自主地鞏固英語知識,是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
其次,公共英語教材每冊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由Warming up, Text A,Text B,Structured Writing,Culture Focus五個模塊構成。這五個模塊涵蓋了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譯五大要素,每個模塊均配有相應的注釋或練習。教材的設置也很好的詮釋了,公共英語教學除了教師教和學生學這一點之外,還需要學與練的結合。一個半小時的公共課程如何能夠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行操練,一直是公共英語課上存在的問題。英語的學習是為了使用,由于語境的限制,公共英語課堂上的學生不能很好的將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即學即練。這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到了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特點。因此,如果讓學生在課上對所學內容進行操練,是存在的又一個問題。
再次,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很多教師,在學生沒有預習的情況下,只能被動的講解。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最低要求就是讓學生能聽懂教師的講解,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講解的時間過多,學生有的甚至產(chǎn)生困倦的感覺,還有的學生根本對課堂教學不感興趣。導致教師更加被動,課堂沒有互動,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也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教材,教師的教學方法簡單、無引導性。
論文摘要:在大學教育中,公共英語課是每個專業(yè)的學生的必修課程。不同的院校采用的上課方式都不相同,效果也各有不同。本文就大學公共英語課堂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反思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走向和發(fā)展趨勢,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認可。
早在2005年的3月,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雅芳專門就曾經(jīng)向政協(xié)提交了一份《改革大學英語教學體制是在必行》的發(fā)言報告。李委員認為,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公共英語所占的比例太大,公共英語與專業(yè)基礎課不能很好的銜接。她建議取消公共英語課程。這引起了,各個高校領導和一線教師的高度重視。作為一名有著多年一線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我將從下面幾個方面分析一下現(xiàn)在的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
一、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
公共英語課,是每個大學必開的科目。學生在進入高校后,雖然所報的專業(yè)和院校都不盡相同,但是都要上公共英語課。英語在當今世界中的地位不容小視,隨著全球交流溝通速度的加快,中國的高校讓每個學生學習英語,一遍能夠了解世界范圍內更多的專業(yè)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每個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從事不同的行業(yè)也都會遇到很多與英語相關的問題。因此,公共英語課的設置非常必要?,F(xiàn)在很多大學使用的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編大學英語綜合教程》。我所在的院校,也在使用這套教材。公共英語課程在外語教學理論的指導下,試圖讓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特別是聽說能力,使學生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二、大學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以我所任教的學院為例,我們學院英語師資力量比較均衡,除了畢業(yè)實習學期之外的每個學期,都設有公共英語科目。不同的年級上課形式也略有不同,有的年級在階梯教室或合班教室上課,有的年級是班級單獨授課。但不論是合班上課,還是小班上課,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都不高,上課之前不預習的情況非常普遍。隨著我國英語教學的進一步發(fā)展,為了使學生能夠適應迅速更新的英語知識,《新編大學英語綜合教程》這套教材中錄入了大量的日常用語和專業(yè)性詞匯。公共英語課是基礎課,即使是按照專業(yè)課的課程來設置的話,單一地依靠教師在課堂上,講解詞匯和短語也是不現(xiàn)實的事情。因此如何讓學生自主地預習和課后自主地鞏固英語知識,是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
其次,公共英語教材每冊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由Warming up, Text A,Text B,Structured Writing,Culture Focus五個模塊構成。這五個模塊涵蓋了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譯五大要素,每個模塊均配有相應的注釋或練習。教材的設置也很好的詮釋了,公共英語教學除了教師教和學生學這一點之外,還需要學與練的結合。一個半小時的公共課程如何能夠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進行操練,一直是公共英語課上存在的問題。英語的學習是為了使用,由于語境的限制,公共英語課堂上的學生不能很好的將學習到的英語知識即學即練。這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到了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特點。因此,如果讓學生在課上對所學內容進行操練,是存在的又一個問題。
再次,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很多教師,在學生沒有預習的情況下,只能被動的講解。公共英語課堂教學的最低要求就是讓學生能聽懂教師的講解,深入理解教材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講解的時間過多,學生有的甚至產(chǎn)生困倦的感覺,還有的學生根本對課堂教學不感興趣。導致教師更加被動,課堂沒有互動,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也為了能夠讓學生理解教材,教師的教學方法簡單、無引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