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神農架旅游攻略
神農架林區(qū)位于湖北省西部邊陲,東與湖北省襄陽接壤,西與重慶市巫山縣毗鄰。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宜昌神農架的旅游攻略,供大家參考!
宜昌神農架旅游:
神農架也是湖北境內長江與漢水的分水嶺,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地,是三峽庫區(qū)最大的天然綠色屏障,作為全球同緯度地區(qū)唯一的綠色奇跡而備受關注。1980年,神農架成立自然保護區(qū);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森林及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qū)”;1990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人與生物圈計劃“世界生物圈保護區(qū)”保護網成員,受到全球環(huán)境基金(GEF)資助,成為“亞洲生物多樣性保護示范區(qū)”;2012年神農架生態(tài)旅游區(qū)由國家旅游局授予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2013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
神農架主要旅游景點:神農架神農頂、天燕原始生態(tài)旅游區(qū)、神農架紅坪、神農架、燕子埡、小龍?zhí)兑翱颊尽灞趲r、燕子洞、景埡、神農架旅游滑雪場、神農架動植物標本館、武山湖、天門埡、香溪源、神農祭壇、六道峽、金猴嶺、小當陽、湖北老君山、杉樹坪、古犀牛洞、大九湖、宋洛風光、龍門河國家森林公園、了望塔、松香坪、古梭羅樹、神農架自然博物館、天生橋、官門山、神龍洞。
2013年,全區(qū)接待國內外游客520.3萬人。其中:海外游客3.2萬人次,實現區(qū)內旅游經濟收入186466萬元。
2014年,全區(qū)接待國內外游客701.2萬人次,同比增長34.8%。其中:海外游客2.65萬人次,同比下降17.2%。實現區(qū)內旅游經濟收入251689萬元,同比增長35.0%。其中:客房收入44339萬元,同比增長39.8%;景區(qū)門票收入9454萬元,同比增長6.6%;旅行社收入6470萬元,同比下降23.7%;旅游商品收入74795萬元,同比增長38.6%;交通收入20951萬元,同比增長42.6%;其他收入45337萬元,同比增長40.2%。
宜昌神農架文化
民間藝術
神農架地處偏僻深山,長期以來處于原始封閉狀態(tài),與外地往來不多,民間習俗多保持著固有的淳樸和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獨具特色的刺繡便是神農架的一朵充滿活力的藝術之花。
民歌
神農架民歌的演唱形式、音樂色彩和語言藝術十分古老和豐富。許多民歌珍品歷傳不衰,成為神農架人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古楚文化。薅草歌、婚禮歌、喪禮歌、民間小調等民歌各有特色。
堂戲
堂戲是神農架現存的十分古老的地方劇種,因演出時所需場地較小,一般在農家堂屋里表演,故名堂戲。劇目大多是傳說的古裝戲,也有民間藝人自編自演的現代戲。演唱風格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為了紀念神農嘗百草、造福人間的功績,老百姓就把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為“神農架”。
宜昌神農架旅游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