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語故事:“是也”與“非也”
時間:
若木631由 分享
謎語故事:“是也”與“非也”
導語:中國的謎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其源遠流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中國古代謎語故事是人們智慧的結晶。
相傳,有個秀才迂腐自大,一天到晚到處賣弄。有個酒店老板也識文斷字,看不慣他那副自大的樣子。一天,他見秀才又在街上賣弄,便把秀才請到店里說:“我這里有個謎,正想請教你。你解得出來,今日酒錢全免;你要解不出來,罰你今后說話不準帶一個‘也’字。”秀才說:“行,你說謎面吧。”老板就說了一個故事:春秋之時,孔子和他的兩個學生子路和顏回聊天,孔子問學生:“是也?非也?”子路答:“是也。”顏回:“非也。”二人爭執(zhí)不下,孔子曰:“是也,則直在其中矣!”兩個人點點頭,都說:“非也。”
老板問:“這是個什么字?”
秀才聽得一頭霧水,孔子明明說“是也”,子路和顏回卻又說“非也”。究竟是“是也”還是“非也”?他絞盡腦汁,終究一無所獲。
老板笑著蘸著酒在桌子上寫了一個“乜”字。
秀才剛要念“也”,一看又不是“也”??煽鬃訛槭裁从终f“是也”呢?
老板笑著說:“孔子說‘直在其中’才是‘也’。”
秀才自知才疏學淺,羞愧萬分,此后再也不敢隨便賣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