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命題人知識點提要
考研政治命題人知識點提要
把握考研政治的重要知識點,會讓你輕松面對考試。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考研政治命題人知識點提要以供大家學習。
考研政治命題人知識點提要(一)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系(易考分析題)
原理: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產生、發(fā)展、滅亡不同趨勢的一對范疇。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對立的,有區(qū)別的。
表現在:
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發(fā)展中一定如此的趨勢;偶然性是事物發(fā)展中并非必定發(fā)生的、不確定的趨勢。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內部的根本矛盾決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條件造成的。
③必然性對事物的發(fā)展起決定作用,它決定事物的發(fā)展方向;偶然性則對事物的發(fā)展起影響作用,加速或延緩事物的發(fā)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
?、俣呦嗷ヒ来妫罕厝恍源嬖谟谂既恍灾?,并通過大量的偶然性表現出來。
?、谠谝欢l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關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要重視事物發(fā)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又要善于從偶然中發(fā)現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發(fā)展的機遇。
二、本質和現象的辯證關系(易考分析題)
原理:
(1)本質和現象是揭示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系和外在聯系相互關系的一對范疇。
(2)本質和現象是對立的,有區(qū)別的:
?、佻F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人們可以通過感官感知,本質是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根本性質,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維才能把握?,F象是表面、外部的東西,可以直接感知的;而本質是內在的東西,只能通過抽象思維把握。
?、诂F象是個別的、片面的東西;本質則是一般的、共同的東西。
(3)本質和現象又是統一的。任何本質都會通過現象表現出來,任何現象都表現本質。假象作為現象也表現本質,是從反面歪曲地表現本質的現象。
方法論:
(1)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表明,正是因為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所以我們能夠通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2)由于現象和本質是對立的,又要求人們不能停留于現象而必須透過現象揭示本質。
(3)人們正是通過對事物現象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認識過程,才不斷深化對事物本質的認識。
三、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系(易考分析題)
原理:
(1)原因和結果是揭示客觀世界中普遍聯系著的事物,引起與被引起、彼此制約的一對范疇。原因是引起一定現象的現象。結果是由于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現象。
(2)原因和結果的關系是復雜多樣的,如一因多果,一果多因。
(3)原因和結果的區(qū)分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是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統一。
(4)原因與結果相互作用,原因產生結果,結果反過來影響原因,互為因果。
(5)原因與結果相互滲透,結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現在結果之中。
方法論:
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是自覺的實踐活動的必要條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辯證地分析事物的因果關系,分析存在和發(fā)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結果,可以增強人們活動的自覺性、預測性和調控性。
四、可能性和現實性及其辯證關系
原理:
(1)可能性和現實性是對立的。表現在:
?、倏赡苄允侵赴诂F實事物之中的、預示著事物發(fā)展前途的種種趨勢?,F實性是包含內在根據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诳赡苄允菨撛诘纳形磳崿F的東西;現實性則是已經實現了的可能性。
(2)理解可能性區(qū)分幾種情況:
①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赡苄裕侵冈诂F實事物中有內在根據,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變成現實的趨勢。不可能性,是指在現實事物中沒有任何根據,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會變成現實的事情。
?、谝智瀣F實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F實的可能性是指具備了充分的根據和必要條件,目前就可以實現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是指雖有一定根據,但尚不具備必要條件,當前無法實現的可能性。
?、垡智逶诙喾N可能性中,依照對人是否有利標準劃分好的可能性和壞的可能性。
(3)可能性和現實性是相互依賴、相互轉化的。
?、倏赡苄院同F實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诳赡苄院同F實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我們應當立足現實,展望未來,注意分析事物發(fā)展的各種可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做好應對不利情況的準備,爭取實現好的可能。
考研政治命題人知識點提要(二)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1)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是一種漸進性的、不顯著的變化,是事物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發(fā)展的非連續(xù)性,即連續(xù)性的中斷。
(2)量變和質變是相互轉化、相互滲透的辯證關系。
?、倭孔兒唾|變是相互轉化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產生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開始一個新的發(fā)展過程。
?、诹孔兒唾|變是相互滲透的:在總的量變過程中包含著部分質變;在質變中有舊質在量上的收縮和新質在量上的擴張。
③事物的變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圍,是區(qū)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
辯證的否定觀
(1)辯證的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
(2)辯證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
(3)辯證的否定是發(fā)展環(huán)節(jié)和聯系環(huán)節(jié)。
(4)辯證的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揚棄”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舊事物中的消極因素,保留積極因素。
方法論:
(1)堅持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
?、偎沂玖耸挛锇l(fā)展過程是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的統一,這是無產階級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論依據。
?、谒俏覀兎治錾鐣l(fā)展形式的理論工具,對于我們正確處理社會主義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關系具有指導意義。
?、鬯侵笇覀儚氖乱磺袑嵺`活動的重要思想原則。
(2)事物以其內在矛盾為動力,從自我肯定到自我否定,又到否定之否定
從事物發(fā)展過程看,經歷兩次否定,三個階段,便形成一個發(fā)展周期;從內容上看,這是事物自己發(fā)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從表現形態(tài)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進,即曲折前進的過程。
(3)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偈挛锇l(fā)展的總趨勢是前進上升的。
?、谑挛锇l(fā)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考研政治命題人知識點提要(三)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關系
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有兩方面含義:其一是說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即處處有矛盾;其二,是說每一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時時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即個性,是指具體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關系
?、俣呤怯袇^(qū)別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矛盾的特殊性即個性,是指具體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
?、诿艿钠毡樾院吞厥庑杂质窍嗷ヂ摻Y的: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
在唯物辯證法的方法體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認識方法。
矛盾普遍性方法論: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學認識的首要前提。
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的意義在于,它既是科學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只有如實的分析矛盾特殊性,才能認清事物的本質和發(fā)展規(guī)律,采取正確方針和方法去解決問題。
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原理: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僦饕苁侵冈谥T多矛盾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fā)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的發(fā)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
?、谥饕芎痛我苁窍嗷プ饔孟嗷ビ绊懙模?/p>
第一,主要矛盾規(guī)定和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fā)展,次要矛盾的解決也制約、影響著主要矛盾的解決。
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僖粋€矛盾的雙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诿艿闹饕矫婧痛我矫媸腔ハ嗦撓档?,并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
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論,就是要同時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視另一方面。重點論,就是在看到兩個方面的同時,必須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