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演講稿(2)
經(jīng)法醫(yī)鑒定:孫某胸腹部被銳器刺傷,致雙側開放性氣胸、肺破裂、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失血性休克。按照《人體重傷鑒定標準》第58條、第87條之規(guī)定,孫某的傷情已構成重傷。
案件到了檢察院后,張某被以故意傷害罪提起公訴,因張某犯罪時系未成年人,且案發(fā)后主動投案,被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對孫某被傷害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張某賠償大部分民事賠償。
本案涉及到的法律概念有:
1、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罪是指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故意傷害罪是怎么構成的,《刑法》規(guī)定:1、客體要件,故意傷害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身體權,所謂身體權是指自然人以保持其肢體、器官和其他組織的完整性為內容的人格權。2、客觀要件,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了非法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具體說是:要有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 ;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是非法進行的;損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必須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損害,才能構成本罪。3、主體要件,故意傷害罪的主體要件是,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并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其中,已滿14周歲末滿16周歲的自然人有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行為的,應當負刑事責任。4、主觀要件,是指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xiàn)為故意。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希望或放任這種結果的發(fā)生。只有這四個要件同時達到,才構成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與一般毆打行為有什么界限,故意傷害,是指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表現(xiàn)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對人體組織完整性的破壞,一種是對人體器官機能的損害。而一般的毆打行為,通常只造成人體暫時性的疼痛或神經(jīng)輕微刺激,并不傷及人體的健康。當然,毆打行為不傷及人體的健康并非絕對,而只能是相對而言的。例如,朝人鼻子打一拳,有可能造成鼻青臉腫的后果;用手撕一下,也可能造成表皮損傷。但這種行為都不屬于犯罪,不能以故意傷害罪論處,而只能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以毆打他人給予行政處罰。
需要指出,有時毆打行為與傷害行為在外表形式及后果方面沒有什么區(qū)別。例如拳打腳踢,有時只造成輕微疼痛或一點表皮損傷、皮下出血,有時則可能造成傷害甚至死亡。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甄別行為人的行為的性質呢?不能僅以后果為標準,則不能簡單地認為,造成傷害他人身體甚至死亡結果的就是故意傷害罪,而沒有造成傷害的就是一般毆打行為。而應綜合全案情況,考察主觀客觀各方面的因素,看行為人是否具有傷害他人的故意,是有意傷害他人,還是只出于一般毆打的意圖而意外致人傷害或死亡。
2、正當防衛(wèi)。正當防衛(wèi)是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行為人采取造成一定損害的方法,以防防止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遭侵害的有限度的行為。由此可見,正當防衛(wèi)有四個條件:一,必須是針對不法侵害行為。二,必須是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三,必須是針對實施不法侵害行為的人;四是防衛(wèi)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
刑法第二十條明確規(guī)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chǎn)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這說明:為了維護社會主義法制,法律提倡公民同違法犯罪作斗爭! 在本案中,張某的行為有點防衛(wèi)的成份,但不屬真正意義上的正當防衛(wèi),所以應該承擔刑事責任,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現(xiàn)實生活當中,人們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雙方打了架,后動手的一方總說自己是在正當防衛(wèi);學生打了架,家長參加調解的時候,也總是說自家的孩子后動手,是正當防衛(wèi)!那么,雙方打架,后動手的一方真的是正當防衛(wèi)嗎?一般說來,打架還手的一方,不屬于正當防衛(wèi)!這是因為正當防衛(wèi)的第一條件是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行為,不法侵害行為包括有社會危害性的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但主要是指犯罪行為,如殺人、強奸、搶劫、放火等,對這些行為,如果不果斷采取防衛(wèi)行動,使其停止非法侵害,將會對社會、對人身等造成重大危害。打架還手就不同了,比如說,甲動手打了乙,乙完全可以通過合法途徑,比如打110報警,學生完全可以報告老師解決,沒有必要一定要動手還擊。動手還擊引起互毆,不利于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所以,兩人打架,不論何方被打致傷、致殘,還手的一方一般不算正當防衛(wèi)。如果因還手而使打架事態(tài)惡化,不論是先動手的造成的還是后動手的造成的,雙方都要依法律負應有的責任。所以,避免打架是至關重要的。
3、 刑事責任年齡:《刑法》規(guī)定:14周歲以下是完全不負刑事責年齡段。14周歲至16周歲是相對負刑事年齡段,這一年齡段的公民犯以下8種罪的,應負刑事責任。即: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強奸、搶劫、販毒、放火、爆破、投毒。16歲以上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段。14至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本案中張某的年齡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但因為犯罪時未滿18周歲,應當從輕處理。
平心而論,本案中的在校生張某,判了刑 ,賠了錢,挨了疼,應該有哪些教訓?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假若,張某遵守校規(guī),不在校內喝酒;假如張某撞人之后,說聲“對不起”; 假如孫某被撞后,能理解張某是無心撞的,而不予計較,會是什么結果呢?這起案件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各位同學,聽了這兩個案例,我們應當從中受到哪些啟示?我想應是5句話:慎交友(常言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但是交一個壞朋友,多的是什么路呢,像我上面說的吸毒的案例,你多了一個吸毒的朋友,是不是多了吸毒毀一生的路呢,所以要慎交友)、立大志(可能跟同學們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不現(xiàn)實,但是希望大家能夠為了自己,為了父母而好好學習)、善慎獨(就是提醒同學們一定要有獨自思考的能力,遇事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要有自己的主見,且不要盲從)、敢維權(每一位同學都應學法、知法、懂法。用法、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坦白(一旦做錯了事,甚至犯了法,就要坦白地向老師、學校、公安機關把事情講清楚,爭取從寬處理。今天的第二個案例中,被告人有的能如實供述犯罪過程,才被依法從輕發(fā)落,判了緩刑。所以,我奉勸同學們最好從小學法、懂法、守法,萬一觸上法網(wǎng),就應該主動坦白、自首、如實交代,爭取從寬處理)。
最后,祝愿各位同學,勤奮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國家棟梁。
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演講稿篇3
法治精神是推動法治化進程的源動力,是一種可以沉積的民族文化。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專制傳統(tǒng),卻沒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遺產(chǎn),從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演繹下來的中國現(xiàn)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重人治輕法治的封建殘余,如果再不強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無從談起,法治國家就難以實現(xiàn)?,F(xiàn)代學校教育的系統(tǒng)性、有組織性、規(guī)模性和科學性等顯著特點,使現(xiàn)代學校法制教育在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過學校法制教育,向社會輸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會成員,就能使整個社會逐漸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環(huán)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為最終實現(xiàn)法治國家奠定堅實的基礎。
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都寄希望于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法治精神是推動法治化進程的源動力,是一種可以沉積的民族文化。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專制傳統(tǒng),卻沒有民主法治的文化遺產(chǎn),從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tǒng)文化演繹下來的中國現(xiàn)代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重人治輕法治的封建殘余,如果再不強化法制教育,法治精神就無從談起,法治國家就難以實現(xiàn)。現(xiàn)代學校教育的系統(tǒng)性、有組織性、規(guī)模性和科學性等顯著特點,使現(xiàn)代學校法制教育在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過學校法制教育,向社會輸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會成員,就能使整個社會逐漸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環(huán)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為最終實現(xiàn)法治國家奠定堅實的基礎。
健全的法律,是一個國家國泰民安的先決條件。任何人都要知法、學法、守法,都不能置身于法律之外,更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
對于學校來說,要依法治校。我國目前有300多部法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有《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治安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是我們師生都要共同遵守的。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這方面,從學校到家庭,從老師到學生,我校都有尚佳的表現(xiàn)。我想首先是由于學校認真貫徹了各項教育法規(guī),注重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更由于同學們有良好的法規(guī)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有些同學還在做違反紀律、違反法規(guī)的事。比如,開學以來,在校內外就發(fā)生了多起學生間的打架斗毆、夜不歸宿事件,造成了很壞的影響。這些同學的行為,一是危害他人人身安全,二是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三是破壞社會治安,危害和諧社會的建設。這些同學中已有多人接受了學校給予的處分。如果類似事件進一步升級,造成較嚴重的后果,學校就必須報公安部門進行教育、勞動教養(yǎng)和相關賠償。希望那些總想用“拳頭”來解決問題的同學,懸崖勒馬,改過自新,不要讓自己滑到犯罪的道路上。
在此,我向同學們提出以下建議:從認真聽課做起,保證每堂課良好的紀律;從同學之間的互相監(jiān)督做起,做到嚴格自律;從痛改小偷小摸行為開始,養(yǎng)成主動遵紀守法的習慣;從杜絕打架斗毆開始,學會尊重、學會相處;從禁止吸煙開始,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從遠離黃賭毒做起,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總之,事事處處用法律來規(guī)范自己,做合格的現(xiàn)代公民。
同學們,wo們風華正茂,都是祖國的花朵,你們受到培養(yǎng)與呵護是你們的權利,你們要倍加珍惜這種權利;相應的,你們更應該履行自己的義務,認真學法、守法、用法,做到懂法、護法,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好孩子!
同學們,目前,學校周邊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如:電子游戲室、網(wǎng)吧違法經(jīng)營,不法書店銷售淫穢的“口袋書”等不健康書刊,封建迷信活動盛行,這一切都嚴重地影響青少年學生的學習,侵害他們的身心健康,甚至誘發(fā)他們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有關部門應加大對違法經(jīng)營者的打擊力度,確實關閉學校周圍不健康的娛樂場所和書店,加強對博物館、科技館等場所的建設和管理,對中小學生優(yōu)惠開放;作為學校應加強校園文化設施建設,開展創(chuàng)“文明班級”、爭當“文明學生”活動,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作為家長應注意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引導子女進行有益的身心健康活動。
作為我們中學生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認真學習各項法律法規(guī),依法自律,不進入營業(yè)性舞廳、網(wǎng)吧等場所,遵守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正確對待父母的教育,努力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有益于祖國和人民的“四有”新人!
看完“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演講稿”的人還看:
2.法制教育演講稿